每一次的香會節都會在街頭巷尾傳播出新鮮的話題。尤其這次的香會節,圍繞著觀音文化可謂好戲連臺。繼觀音繡“龍鳳呈祥”繡品隨神九“飛天”引發轟動后,遂寧日報報業集團開發的“遂愿寶”觀音故里文化禮品也頗受好評。 7月18日,“遂愿寶”觀音故里文化禮品正式上市推出。伴隨“遂愿寶”面市所提出的“探索文化產業和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以綠色遂寧優質產品為載體,傳承和弘揚遂寧豐厚的觀音文化”的發展理念也讓人耳目一新。 那么,“遂愿寶”這樣的“小禮品”為啥能有叫響傳承和弘揚觀音文化的“大志氣”呢? 看起來這的確是個疑問。然而,換個角度看,其實也自然而然。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遂寧日報報業集團提出打造能夠代表遂寧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高檔次文化禮品的發展規劃。通過一年來的精心打造,“遂愿寶”觀音故里文化禮品實現了產品文化內涵和產品消費功能的創意結合,在觀音文化和綠色遂寧的整合、在文化創意和產品包裝、在內在產品的組合方式以及禮品最終形成的品位和檔次等四個方面得到了積極的評價。因此,“遂愿寶”透出這樣的“志氣”,也應當基于產品特色鮮明的“底氣”。 更為重要是的,在推崇實干的今天,實實在在地行動更應該得到認同。尤其是作為觀音故里,傳承觀音文化應當是一種使命和責任。同樣,我們也不應淡忘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學者錢文忠在《觀音文化與和諧遂寧》的講座中所言,利用好觀音文化這個非常規的文化資源,遂寧的觀音文化轉化為社會經濟生產力的方式為生活在這里的幾百萬人民造福的日子就不會太遠。 |